作家水木然曾说:“人与人的差距,有时候比人和狗都大。”在相同环境、同一起点的人,结局往往天差地别。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?《教父》中的一句话提供了一些线索:“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,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。”这个世界的确存在认知层次,而处于不同认知层次的人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风景。

认知层次的本质

所谓认知,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,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。久而久之,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的选择,进而决定了人生的境遇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的层次,我们可以借助NLP逻辑层次模型。这个模型将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六个层次:环境、行为、能力、信念和价值观、自我意识、使命。

NLP逻辑层次模型

第一层:环境

外界的条件和障碍。处于环境层的人通常归因于他人,把一切问题归咎于他人或环境。他们常常抱怨运气不好、经济不景气、出身不好等。遇到问题时,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一个责任的对象,而不是从自身寻找问题。

第二层:行为

思维处于行为层的人把问题归因于自己。他们认为不够努力、不够上进是失败的原因。“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不努力必定不会成功。”然而,把努力当作唯一的解决方案,可能会忽略其他因素,仅凭努力的形式来欺骗自己。正如有人所说:“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。”

第三层:能力

处于能力层的人开始跳出努力的舒适区,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他们相信“方法总比困难多”,并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。有了科学正确的方法,他们可以事半功倍。然而,过于关注方法可能导致他们“道理都懂,却过不好一生。”

第四层:信念和价值观

信念是关于你认为正确的事情,而价值观则涉及在不同选择之间的权衡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,只有不同的角度、位置和境界。每个人对每件事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,这最终形成了他们的价值观。信念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做出选择,“方向大于所有行动总和。”

第五层:自我意识

自我意识是对“我是谁”的深刻理解,以及对未来的规划。清晰的自我定位使得所有的选择、方法和努力都围绕着自我身份的建设进行。明确自己内心最本质的需求是什么,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做什么样的事,实现什么理想。在这个视角下,个人的选择会更加有方向性。

第六层:使命

使命是精神层面的追求,代表着“人生的意义何在”。这通常被理解为人类的最高级别追求——创造、利他、积极影响他人。乔布斯曾用一个问题游说百事可乐总裁史考利加入苹果:“你是想卖糖水度过余生,还是想尝试改变世界?”

认知的牢笼与突破

我们的身体处在物质的世界,而思维却囚禁在认知层次的牢笼里。没有认知层次的指引,我们可能永远意识不到自己还有更好的选择。有了这把标尺,我们才能够觉察自己当前的状态。清楚全局框架,从上至下总览全局,从高维度看问题时,低维度的问题自然就消失了。认知层次不仅是理解自身的工具,更是突破局限、实现自我超越的关键。

声明:

1、本资源收集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
2、本资源仅供学习研究,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!

3、本资源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!

4、本站不提供技术支持,不提供任何保证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!

5、若本资源的链接失效,请联系微信:H981COM。